保卫萝卜2武器介绍(保卫萝卜2武器伤害排名)

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,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,志愿军没有空军,没有坦克,唯一陪伴步兵参战的就是少量的炮兵。

1950年10月19日起,志愿军炮兵第1、2、8三个师共9个团,带着285门火炮陆续入朝。除了这3个师的预备炮兵外,准备入朝的每个师各有一个山炮营,每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兵炮连,每营有一个迫击炮排,每个连有60毫米迫击炮班。志愿军一个军装备的全部火炮共198门,而侵朝美军一个步兵师就有坦克154辆、火炮352门。

保卫萝卜2武器介绍(保卫萝卜2武器伤害排名)

在火炮的性能上,志愿军师属火炮主要是75毫米口径的美制、日制山炮,最大口径的火炮是少量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,团以下的火炮是日制92式70毫米步兵炮和150、82、81、60毫米等各式迫击炮。美军配属的火炮以二战期间生产的各式105和155毫米口径为主,最大口径火炮为203毫米榴弹炮。而且美军炮兵机械化程度高,除伴随坦克的大量自行火炮外,每个军光汽车就有7000辆,炮兵完全实现了摩托化。而我军除预备炮兵有汽车牵引火炮外,其余火炮还是骡马牵引和驮运。而高射炮兵则更少,东北边防军成立时只有一个高炮团,全团只有36门日制75毫米高射炮,在入朝时,还留下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。同时准备入朝的6个军也只有18挺高射机枪。

前线炮兵火力的不足引起了军委的高度重视。从1950年起,我国先后三次从苏联进口地面火炮1452门,其中107毫米以上口径的占59%。主要有苏制1939式76毫米山炮、苏制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、BM-13火箭炮等。

苏联BM-13“喀秋莎”自行火箭炮

1950年底炮兵司令部奉命回国负责改装和组建新的炮兵部队,炮兵2、8师也陆续回国改装,新组建了2个火箭炮兵师,3个反坦克炮兵师,4个高射炮兵师,部分榴弹炮兵师。其中榴弹炮兵师有火炮108门,新组建的火箭炮兵师与反坦克炮兵师各有火炮72门。

高射炮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,1950年底,首先将入朝的高炮第1团扩编为高炮61师,又紧急组建了3个高炮师和若干独立的高炮团、营。高炮部队统一装备苏制的85毫米、37毫米的高炮。苏制1939式85毫米高炮初速为800米/秒,最大射高为10500米,最大射程15500米;苏制37毫米高炮初速为880~910米/秒,最大射程8500米,最大射高6700米,有效射高3000米。另外装备了少量的苏制12.7毫米高射机枪。

苏制37毫米高射炮

同时步兵编制内炮兵火力也得到加强,军委将9个预备炮兵团划归步兵军建制,作为军属炮兵团。志愿军的步兵师山炮营扩编为炮兵团,编有榴弹炮营、野炮营、迫击炮营各一个。为增强步兵反坦克力量,还新编一个独立战防炮营,装备苏制76.2毫米野炮。为对付美军的空中威胁,每个军和每一个炮兵师编有一个高炮营。

经过短暂训练,1951年2月3日至4月,经过改装的炮2、8师,和新组建的炮7师、火箭炮兵第21师、反坦克歼击炮兵第31、32师,以及高射炮兵第61、62、63、64师,陆续入朝参战。据1951年底统计,入朝炮兵团已增至25个团,其中苏式火炮就占到59.7%。

上图为国产51式90毫米火箭筒及其配用的火箭弹。51式90毫米火箭筒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研制的,图中还有其配用的135型反坦克火箭弹。

在志愿军的装备中有两种战争期间研制的国产武器特别引人注目。一种是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,这是国内兵工厂测绘美M20式88.9毫米火箭筒仿制的,配用135型90毫米涡轮式反坦克火箭弹和241型90毫米尾翼式反坦克火箭弹,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最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。另外一种是国产102毫米六管火箭炮,为建国初期东北兵工厂研制,战争期间共生产240门提供前线,引进“喀秋莎”火箭炮后基本停产。

中国102毫米六管火箭炮。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的火箭炮阵地,装备的火箭炮为我国自行研制生产。

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,我军共有作为预备炮兵的10个地面炮兵师和25个野战军的队属炮兵、6个高射炮兵师和多个独立高炮团入朝参战。据美国军方统计,朝鲜战争中美军的伤亡总数中有62%是由中朝炮兵造成的。

第10期《兵器知识》杂志已经上市,欢迎购买

相关推荐